點津宮

二、佛法的初基認識及探討

250_1

  (一)什麼是「佛」?
  簡單來說,究竟圓滿的覺悟者就是「佛」。
  「佛」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BUDDHA音譯過來的,字義是「智慧、覺悟」。在翻譯時,由於用「智、覺」或「慧、悟」文字的有限含義不能完全體現出「佛」的體用妙深,因此就採用了譯音的「佛」字來象徵「究竟圓滿的覺悟者」。

  (二)佛經裡講的智慧有三種:
  第一,名「一切智」,是正確了解宇宙本體的智慧。
  第二,名「道種智」,是正確了解宇宙萬象的智慧。
  第三,名「一切種智」,是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
  「佛」具足這三種智,亦即是說,佛具足究竟圓滿的無上智慧。

  (三)覺悟者的「覺」有三種:
  第一,是自己覺悟的「自覺」。
  第二,是能够帮助他人覺悟的「覺他」。
  第三,是自己覺悟並且帮助他人覺悟的「自覺覺他」。
  

  (四)什麼是「佛法」?
  在佛經裡,「法」是「一切事物事理」的意思。
  於體係而言,世尊釋迦牟尼佛在悟道成佛後所宣示的「一切事物事理真相、覺悟成佛的實踐方法」就是佛法。
  於功用而言,可以令人開智除迷、破妄去執、離苦得樂、清凈自在,最終成為「究竟圓滿的覺悟者」的「方法」「法門」就是佛法。
  如何印證佛法?(判斷是否真正佛教!)
  凡是合於「三法印」或「一實相印」的,就是佛法。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湼槃寂靜。
  「一實相印」:一切事物的真相真理。(具體請參閱佛法書籍)

  (五)「佛法」講的是什麼?
  佛陀講經說法四十多年,為有緣後學留下了很多寶貴的佛法經典,單就唐朝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經就用了20匹馬馱回佛經657部。在這裡,我們無法用三言兩語就能够把「佛法講的是什麼」細說清楚,但仍然可以把幾個佛法初基要點簡單的探討一下,至於要入門及深化(如四諦、十二因緣、五蘊論、戒定慧三學等的詳情)就須要在聽經聞法中進行了:

  第一、在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有其「緣起」,是「因緣和合」而成的。

  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證悟「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一切萬有都是從因中生的,沒有一件事可以例外。例如一顆樹,要靠種子、土壤、水份、陽光等多種因素的「因緣和合」,才能够生起存在,這就是「緣起」。
  「緣起」的宇宙人生,是一個廣大而處處關聯的「因緣和合」關係網。
  如果向前追溯,種子、土、水和陽光都有其「因緣和合」的「緣起」。
  如果往後推及,樹是其它相關事物「因緣和合」的其中一個「緣起」因素。

  第二、在宇宙中,所有萬物都不能永恆存在。
  萬物有「生」就有「滅」,包括生物的「生老病死」,實物的「成住壞空」,全部都是事物演化的一種自然規律現象,無一可以例外。例如,就算太陽形成至今已有50億年之久,但它仍然有壽命期限,再過50億年左右,它同樣都會衰壞掉。
  是故,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暫有幻有假有的,都具有生滅轉變不能常住的「無常」特性。

  通過對「第一第二」的簡單了解,我們要明白到: 緣聚則生,緣盡則滅,世上所有的人事物都在不斷的緣起緣滅發生變化,是無常的。故此,我們完全無法與「真相」搞對抗,就不要再去執着於完全無法讓我們可以永恆擁有的財名情物了(不是不要,是要知足常樂,莫貪得無厭),包括自己的身體,因為所有得來的東西都必然會有一天要徹底失去。如果能够看透並且做到不再執着的話,那就是開始進入了「放下」的境界,要「解脫」及「自在」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業力因果及因緣果報。

  1. 什麼是業?什麼是業力?
      簡單來說,因果的積聚體是業,因果的積聚力是業力
      根據筆者的理解,人會起心動念及口言身行,這些身口意的造作因果會在生命的演化程式網絡系統中形成相應的因果狀態業積,這種業積就是「業」。
      而「身口意因果狀態業績」對於「生命的演化程式網絡系统」在運作時所產生的影響力或所起的作用力就是「業力」。

     

     

     

      意業主宰流轉,决定根性。/ 身口業主宰緣份,决定禍福。

      對於心性而言(內),業力是深層潜在難以克制的微細意識主宰力或影響力。
      例如,你為什麼會偏愛那樣想那樣做?他為什麼會那麼貪得無厭?她為什麼會那麼善良?這些個性愛好全部都是「業力習氣的主宰力或影響力」在起作用的。

      對於際遇而言(外),業力是因果交識無法自控的微妙緣份主宰力或影響力。
      例如,你會出生於什麼時代及什麼家庭?你會遇到什麼環境?你會遇到什麼人事?這些際遇全部都是由「業力因果交識緣份的主宰力或影響力」在起作用的自動調控效應,是不能憑任何一個人的一己之力去改變因果效應的,更不是由一個神在憑個人喜好而安排出來的。

  2. 業力因果:
      原因和結果,是因果。
      人的造作會形成業力,由業力所造成的原因和結果,是業力因果。
      因果定律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在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出現與演化都是在因果定律下進行的,沒有「無果的因」,也沒有「無因的果」。
      舉例:在香港,有人犯事留案底(造作形成業力),有案底就導致立志做公務員的子女無法進入政府機構當公務員(業力因果)。由此亦可以延伸出另一個「業力因果」來: 父親犯事留案底是「業因」,子女因此而對父親生起怨恨心是「業果」。
  3. 因緣果報:
      「因」是事物的本源,「緣」是外在的助力,「果報」是最後的結局。
      例如,某人因貪污而被判刑坐牢。其中,「貪心」是事件本源的「因」,「有貪污的條件機遇」是外在誘惑的「助緣」,東窗事發被告上法庭是因緣果報成熟的「助緣」,而「被判刑坐牢」則是最後結局的「果報」(現果)。
      「果」可以總結歸納為三種: 現果,來果,後果。

     

     

     

    1. 所作的善惡之「因」,在現世成熟而招果的,叫做「現果」。
    2. 所作的善惡之「因」,在來生成熟而招果的,叫做「來果」。
    3. 所作的善惡之「因」,在後後多生成熟而招果的,叫做「後果」。

      為什麼會「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呢?
      這是因為,殺人放火者由於在前世種下了很多福(因),因此在今世就可以大量享受到由「前世的來果」所帶下來的在今世報應的福(果)。而在今世所造的殺人放火之惡業(因),由於在現世的各種條件助緣還未成熟而未能招果,因此在現世就看不到有「惡有惡報」的果報了。
      然而,此世不報,在來世或之後某世的機緣成熟時,是一定要報的(來果或後果)。當出現了諸多灾障惡報時,由於他看不到是「前世來果」在今世報應,因此就會怨天怨地,怨上天對自己不公平,怨自己命苦。這種灾障惡報的程度,有時可以達到「修橋補路無尸骸」。
      如果單以一世視度的現象來看,這個世界人生確實是太不公平了!
      但如果以三世因果的實相來看,這個世界人生在「因果報應」定律下必定要應驗自作自受的「因緣果報」禍福,是非常公平的!

  第四、依業流轉的六道輪迴。
  人在死亡後,「身體」會在陽性空間裡(物質空間)「塵歸塵土歸土」化為烏有,但「神識」會離開身體,在陰性空間裡(場態空間)以靈體的形態存在,並且將要依業繼續其生命的投生流轉。
  以前世的善惡因果業力做為不可逆轉的推動力,人在死亡後須要自受「投生在六道之中的某一道」的因果業報,就是神識會在六道之中「依業流轉」(六道輪迴),善業者升往天道做天人享樂或生在人道做好命之人享福,半善半惡者生在人道做凡人苦樂參半,惡業者墮落在下三道做畜生或做鬼或在地獄間受苦。
  輪迴的真相實況是: 一切未開悟解脫的有情眾生,都必在「天界、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這六道裡不斷生死輪迴(如上世投胎做鬼,這世投胎做人,下世投胎做畜生,等),無有止境!
  決定六道輪迴的根本源頭是無明的貪瞋痴之心,因為「心性駕馭造作,造作形成業力,業力決定輪迴」!
  (有關「六道輪迴」的簡况,在之後的章節裡將會談及。)

  第五、人生多苦惱。

  1. 八苦: 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蔭熾盛苦。
  2. 三苦: 苦苦(八根本苦)/壞苦(生住異滅)/行苦(時間迫逼)。
  3. 引致痛苦的六種根性煩惱: 貪、瞋、痴、慢、疑、不正見。

     

     

     

    1. 貪:貪愛,貪戀,貪着。(貪戀所愛,如貪戀名利、好的感受。)
    2. 瞋:瞋恚,瞋怒,瞋恨。(瞋其所不愛,如瞋窮、不好的感受。)
    3. 痴:愚痴迷昧,智慧閉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痴起貪瞋。)
    4. 慢:我慢貢高,驕傲自大,看不起人,態度輕慢。
    5. 疑:疑心疑惑,懷疑業力輪迴因果報應的真相真理。
    6. 不正見:思維不正,產生錯誤知見。

  在「八苦」中,「求不得苦」及「怨憎會苦」時時處處陪伴着人生,不棄不離。因為,在「我執/貪瞋痴」的無明心性推動下,人在慣性上萬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在心理上搞錯價值觀,在生活上捨本逐末,在一生中就把心思全部放在追求錯誤的東西上,貪得無厭,喜歡攀比,當貪不到或比不上時,就會給「求不得苦」及「怨憎會苦」的苦惱重重纏繞住。

  事實上,對於宏觀的無始無終生命演化長河來講,如上的人生之苦只是微不足道的苦,真正的苦是不斷流轉的「輪迴之苦」,特別是墮落在地獄道接受酷刑的超級慘情之苦!(佛為何苦口婆心講經四十幾年?那是因為,佛大慈大悲,要教化所有眾生可以離貪執之苦、離輪迴之苦,得究竟解脫、得自在之樂!)

  第六、離苦得樂,覺悟成佛。
  眾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如果想「離苦得樂,覺悟成佛」的話,就要「學佛修行」。

  1. 「學佛修行」的總綱是: 以「戒、定、慧」三學為根本來斷除煩惱,了脫生死,開悟成佛。

     

     

     

    1. 戒學: 戒是戒律,以守持戒律來防非止惡、清凈三業。(諸惡莫作)
    2. 定學: 定是禪定,以修持禪定來息慮靜緣,內不亂打妄,外不亂攀緣。
    3. 慧學: 慧是智慧,以開發智慧來破除煩惱、辨析邪正、證悟真理。
      「楞嚴經」云: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2. 在「學佛修法」的過程中,「聞、思、修」三樣需要同步進行,心境心念必須依止於「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三皈依」處(皈依覺而不迷的佛性、正而不邪的佛法、淨而不染的行持)。

  第七、佛法總結簡論。
  佛法講的宇宙人事物真相: 緣起緣滅,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佛法的中心教理是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湼槃寂靜。(一實相印)
  佛法的教導、實踐及體現: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

香港  陳潤樟
寫於2013年4月6日
修改於2014年8月14日

2 個留言

  1. Wilfredflaro表示:

    bitcoin mixer – bitcoin blender, bitcoin cleaner

  2. hanashul.com表示:

    Special places in the play space enable people to
    query the game state (akin to flag standing) using binary messages.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