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津宮

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裡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佛向我們開示心的體用。

“應無所住” 是體,
“而生其心” 是用。

“應無所住” 不執有,
“而生其心” 不落空。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佛性的真心起妙用。

應無所住:
應無所住,就是在清楚明白且融匯貫通 (覺悟) “萬法皆空,萬事萬物皆是因緣和合生滅不實 (緣起性空) ” “見諸相非相” 的定慧狀態下,無論所緣遇到的是什麼樣的人事物,都會心境清凈,不迷不亂,不會心隨境轉有所住。(有看到聽到接觸到各種事相,也知道在事相上是有所分別的,但不會住在事相及其分別上而上心執著被影響。)

而生其心:
生,是生起,是把 “有對機反應” 的起用生起。

其,是承前的 “不起妄,無所住”。

心,是不起妄無所住的真心佛心,並非心隨境轉有所住乃至處處住的妄心。

而生其心,就是在不起妄無所住的狀態下,生起能夠對機反應的起用心,但無論如何起用都仍然是保持著體用皆不起妄無所住的狀態的那份真心。

這種 “生其心”,是指在面對所緣遇到的人事物時,心並非死物無反應 (不住空),亦非妄動隨境轉 (不住有),而是會在清凈無染心無所住的狀態下 (本體) 作出隨緣對機的恰當反應 (起用) 。

看溈山禪師佛偈:
實際理地不著一塵。
萬行門中不舍一法。

對於菩薩道的行者而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身處千變萬化的俗世红塵之中,無論閒忙都能夠安住於清凈無染的靜定慧境界裡,不受種種順逆好壞的事相假象所纏綁困擾。每當遇到有緣時,都會隨緣對機為其疏解引導乃至說法示法。亦即是在悲智雙運度眾生,三輪體空做佛事。

陳潤樟
22/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