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無私天地寬
主持人致辭:
大家下午好!
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講座。今天,我們有幸請到尊貴的索達吉堪布,為我們蘭州商學院的師生做演講。堪布的演講題目為「心底無私天地寬」。
天地無私,造就了萬物的生命;父母無私,成就了我們的生命;那我們的無私會成就什麼呢?我們的無私,會成就自他生命的快樂和美滿。
《易經》有卦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人認為,大地厚實和順,君子的品行也應如此。而古來大德都是慈悲與智慧並行,胸懷也如大地般寬厚,沒有不能承載的東西。
有人說:「人生,是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一場旅行。」那生命中各種悲歡離合的經歷,是否是旅行中每一次巧妙的起承轉合呢?而今,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有多長時間沒有和自己的心靈溝通了?是否我們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找不到人生的出口?我們如何才能做到《論語》中所言「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如何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呢?今天,我們有幸請到尊貴的索達吉堪布,為我們揭開人生的迷霧。
下面請全體起立,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慈悲的索達吉堪布上台。
請大家就坐!首先,有請蘭州商學院商務傳媒學院副教授張老師致歡迎詞——
張老師:尊敬的索達吉堪布,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非常感謝大家今天下午到我校參加這次殊勝的活動,我特別代表蘭州商學院商務傳媒學院國學研究所,歡迎索達吉堪布以及在座的各位,謝謝大家的光臨!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外部世界是我們存在的空間,我們如何看待它,如何對待它,如何處理好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尋求內心的寧靜、和諧,乃至完美的境界。因此,我們需要一隻眼睛向外,一隻眼睛向內,在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法則中尋求途徑。
藏傳佛教神秘、精深,我相信,今天我們有緣、有幸聆聽堪布智慧的聲音,一定會得到啟示!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張老師!下面,有請尊貴的索達吉堪布為大家演講——
各位老師、同學,下午好!今天我們交流的話題是「心底無私天地寬」。
作為一個既平凡又普通的出家人,一個藏傳佛教的信仰者,我的信心和虔誠,讓我在近三十年里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佛法的研究上了。我在研究中有個體會:佛法雖然高深莫測,但是任何一個人,只要你去修學、去挖掘,一定會受益匪淺!
你們是知識分子,但知識分子同樣需要佛法,有了佛法慈悲與智慧的滋潤,相信你的人生會更有意義。所以,希望諸位在有生之年裡,多多少少了解一下佛法的甚深和廣大;如果有了些體驗,也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有緣人。
今天的這個話題,用世間的理念解釋也可以,但從佛教的意義上入手,可能對你們更有啟發。
一、「我執」是一切痛苦的因
佛教中最直接的認識,就是人的痛苦——從大的痛苦到微細的內心不平衡,都是源於「我執」。「我執」就是私心,就是對「我」和「我所」[1]的執著,梵語稱作「薩迦耶見」[2]。
印度偉大的佛學家寂天論師曾說:「執我唯增苦。」只要你執著「我」,就唯有增加痛苦。在座的老師和同學,你們也可以觀察一下: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不管是身體上的,還是心靈上的,也不管是感情上的,還是工作上的,一切痛苦、焦慮和憂愁的源頭是什麼呢?真的是外面的人或物讓我們痛苦了嗎?不是,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執著,這也就是「我執」。
其實這個「我執」,不僅是人類痛苦的因,也是動物乃至六道一切眾生痛苦的因,所以《入行論》中說:一切世間的痛苦,都是從尋求自利中產生的[3]。再進一步來說,「我執」還是輪迴的推動者,如印度中觀學者月稱論師所說:眾生因為有「我」、「我所」的執著,從而在六道中流轉不息,就像水車上下轉動一般[4]。
所以,《修心七要》里有個竅訣:你應該把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痛苦,全都歸罪於「我執」,而不是他眾,只要你能對治了「我執」,你就不再痛苦了。
這個道理很深,以前我讀書的時候不懂,因為書里沒有這些。不過,當我痛苦時會思索:這個痛苦,它是來自於外境?還是心識?如果不是全由外境的話,心的成分就很大了……但當時只是模模糊糊地覺得,痛苦應該跟心有關,後來學了佛法才明白:其實這些都是心裡的執著導致的,而且每一個心念,也都與「我執」息息相關。
雖然我們都不願意受苦,都願意快樂地生活,但命運很少會按着我們的想法去,它往往充滿了坎坷、不公和意想不到的痛苦。所以,當我們不得不面對痛苦的時候,與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嘗試着了解痛苦,了解它的根源,以期漸漸地除掉它。
二、「我」所執著的是假象
剛才說了,痛苦源於「我執」,但這個「我」,以及「我」所執著的一切,是不是真實的呢?不是真實的,只是假象而已。這一點,不僅是佛教理論,就是用世間的方法來看,也是一目了然的。
可能你們都讀過《理想國》。在這裡面,柏拉圖用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和他之間的對話,闡明了他們的哲學思想。其中有這麼一個「洞穴比喻」:
在一個洞穴里,長長的通道連着外面的世界,亮光順着通道照到裡面。裡面有一群人,他們從小就住在這裡,而且像囚犯一樣,腿腳和脖子都被綁着,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只能望着前面的洞壁。
在他們身後遠處的上方有一堆火,就在火光和他們之間的這個位置上,洞外上方有一條路。沿着路邊築有一堵矮牆,牆後有些人舉着各種器物,做着各種動作,而影像就投進洞里,呈現在洞壁上。
裡面的人每天看到的就是這些影像,也只有這些影像;久而久之,他們認為影像是真實的,從來不知道外面還有一個光明的世界。
突然有一天,他們中的一個人解開了束縛,沿着光走到了外面的世界。當他看清了一切以後,知道裡面牆上的東西都是假的,於是趕緊跑回洞里,想喚醒那些同伴,救他們出去。然而,當他說出真相時,所有的人都開始嘲笑他,以為他瘋了,把他處死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一向認為真實的東西,其實最不真實。
我們從小認為有「我」、有「我所」,認為我所見所聞的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從來沒想過這是假的。然而,即使你一輩子這麼認為,即使所有的人都這麼認為,假的還是假的。
如果「我」和「我所」是假的,那什麼是真的呢?「無我」是真的。
比喻里跑出來的那個人,明明見到了真實的東西,為什麼裡面的人不相信呢?這就是《紅樓夢》所謂的「假作真時真亦假」,你把假的當成真的,真的就被掩蓋了,說出來也成了假的;「無為有處有還無」,你把無的當成有的,有的也就成了無的了。
所以,希望大家對「無我」做些思維。所謂「無我」,是本來就沒有「我」,你認為有的話,那這個「我」是個什麼樣子?分析過嗎?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只是我一個人執著有『我』,也許是我錯了,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執著有『我』,難道都錯了嗎?」
月稱論師在《中觀四百論》的注釋里講過一則公案:從前有一個國王,婆羅門通過觀察星相,對他說幾天後要降一場毒雨,誰飲用了就會瘋掉。幾天以後,果然下了雨,整個國家的所有臣民喝了這個雨水以後,都瘋掉了,只有國王一個人沒喝,因而是清醒的。可是因為和大家不一樣,大家都認為他是不正常的,說他是個瘋子。這樣說久了以後,國王不得已,也喝下了毒水,跟他們變成一樣了。
公案里的這種現象,我們聽了以後都會覺得荒唐,但不幸的是,現在的社會已經是這樣了。大家可以冷靜地看一看:人人都在追求地位、財富、感情,幾乎沒有人談真理了,即使有些人在談,一碰到房子、車子這些現實的問題,真理也就顧不上了。
當然,這可能跟輿論導向也有關。很多媒體不是要把人引向善的方面,而是想方設法讓人關注那些吸引人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值不值得你關注呢?值不值得你追求呢?如果一上來不看清楚,辛辛苦苦追求了一輩子,結果得到了一些沒有真實意義的東西,不是虛度此生了嗎?
所以,在人生的某些時候,還是要思索思索。你沒有接觸到佛教,那另當別論,但現在已經接觸到了,為什麼不深入地了解一下呢?像這個「無我」的道理,如果它真的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那為什麼不仔細推敲推敲?如果「我」所執著的真的是假象,那為什麼不放下呢?……
其實,佛教對萬事萬物都有描述,器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方方面面的學問這裡面都有。只要你來學,一定會受益的,對此我很有信心。
當然,信心有很多種,太過盲目的話,就成了迷信。但我認為,我的信心不是迷信。為什麼呢?因為我經過了多年的聞思,也對比了古今中外的各類學說,在這個過程中,我以我公正的理解來分析,世間方方面面的學問,雖然都有其不共的特點,但是有一點很值得回味:佛陀出世已經2556年了,他的教法,我們只聽說後人不斷從中發掘出新的奧秘,卻沒有聽說它被誰推翻了。你們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呢?
所以,我並不是在偏袒佛教,因為皈依了佛門、穿了這身衣服、學習了佛法,就維護佛教,說自己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不是這樣。只要各位也作過同樣的對比,相信你也會有同樣的信心,而且會同樣地相信:在21世紀,在物質文明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有突破和進步的今天,要讓人類思想進入善的軌道,一定要到東方的佛教思想中尋求啟迪!
三、以佛教思想鑄就「無私」基石
其實從歷史上看,你們蘭州與佛教很有淵源。
昨天我去了武威縣[5],見到了薩迦班智達[6]的遺塔。薩迦班智達是藏傳佛教的偉大上師,他在1244年應邀來這裡弘法,並於1251年在此示現圓寂。他的遺塔,雖然經歷了多次的地震以及毀滅運動,現在仍完好無損。後來我又去拜見了鳩摩羅什大師的舌舍利,他也曾在這裡住了17年。從這些以及其他佛教聖跡來看,這片土地對佛教的傳播,有着相當大的貢獻。
當然,還有敦煌文化。聽說敦煌研究院就在蘭州,的確,這樣的文化值得研究,也值得傳承。
那由誰來傳承呢?由知識分子。雖然你們現在年輕,也喜歡財富、喜歡名牌、喜歡感情,但當你靜下心來,剝開這些虛假的東西想一想:「除了這些,我還需要什麼呢?」那時候你會明白,其實我們最需要的,是心靈的成長。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的心獲得利益,也為了後人,我們應該把佛教的理念傳承下去。
如果是物質的話,它或許對我們的這一生、對下一代有一點利益,但利益不大。你們想想,歷代的帝王將相算是富極一時了,宅邸、乘騎、眷屬、田地……但這些給後人留下了什麼?一無所有。而精神財富就不同了,古代的那些好詩詞,現在人還在吟誦;儒釋道的思想、大德們的教言,千百年來挽救了多少世道人心,其價值,物質財富又怎麼比得了呢?
所以,我們應該關注精神的傳遞。當然,在這樣的時代里,再怎麼強調精神,人們對物質的執著還是越來越大了,而這種執著,也早就波及到了校園。我去過很多大學,也知道大學生在關注什麼、在做些什麼……很多大學生不喜歡知識了,難怪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是在『混』學業!」
但不管怎麼樣,即使大家普遍失去了有價值的觀念,我們還是要追求真理。真理有時候是顯得比較神秘,像佛教,像各種古老的智慧,但這不應該妨礙我們的興趣。在座的很多是碩士、博士,大家學習了這麼多年,不就是為了尋求真理嗎?既然如此,我們怎麼甘心幾十年吃吃喝喝地過一輩子?
更何況,我們都還有來世!雖然有些人不關心這件事,「我不相信前世後世」「我不承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真理畢竟是真理。
還有我前面講的,「痛苦的來源是我執」、「我」以及「我」所執著的一切是假的,這也是真理。雖然這否定了我們從前的認識,雖然接受起來有點困難,但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你有求知精神,不就是要用在這樣的真理上嗎?
其實,真理也是最實用的學問。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生活中遇着痛苦了,你可以試着分析:這個痛苦,它是不是因為我對自我的執著產生的?而這個「我」,它是不是那麼真實呢?佛法里說它是假的,為什麼是假的呢?……這樣一步一步觀察下來,長時間地修習下去,慢慢地你就會減少「我執」,「我執」減少了,最終就會通達「無我」空性。
通達了空性,你才能真正鑄就「無私」的基石。
四、心底無私天地寬
對於空性,有人很不理解:「你們佛教天天講空性,既然是空的,那生活、事業都不用管了?」
其實,空性不是這個意思。真正的空性是說,在生活中顯現的這一切,雖然它的本質是空的,但顯現是存在的。所以,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而在做的時候,因為你懂得了空性,私心就少了,私心少了,天地自然就寬廣了。否則,我們這個「自我」的意識本來就強,再加上社會、環境的影響,乃至教育也不斷地往這方面引導,那很容易就會出現一些極端的現象。
前段時間的一個研討會上,北大一位教授說,現在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並說這種人一旦掌權,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7]
我很能體會他的憂慮。一個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當他為自己奮鬥,又有點能力的時候,就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甚至不惜破壞一切。就像希特勒,他從前的學習成績、各方面的修養原本也不錯,可是在受了某種思想影響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種族,殺的殺、害的害,而且在他看來,即使殺掉了全人類,也沒什麼不對的。這就是「利己主義」的危害。
所以,作為一所學校,你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分數,更要培養他們的德行,至少讓他們知道:不僅要維護自己,也要維護別人;維護別人也就是維護自己。當一個人能這樣為別人考慮的時候,他的前途是不用擔心的。而且,這個時候他的能力越大,越能給社會帶來利益。
所以,在做學生的這個階段,教育上能引導他們去除「私心」,應該是很有必要的課程。
《呂氏春秋》云:「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意思是說:天無私,所以它才能覆蓋整個世界,如果它有私,就只能覆蓋部分地域了;地無私,所以它能承載世間的萬物,否則也只能承載少數的器物;日月無私,所以能普照世間,否則也只能偏照一方;春夏秋冬四時無私,所以它們總是自在運行,否則,如果某一個季節,比如春天或者夏天的時間過長,四季就顛倒了。因此,人要想放寬心量,就應該效法天地,去除私心。
當然,去除私心也需要一些方法。拜倫·凱迪有一本書叫《一念之轉》,很受歡迎。我大概看了一下,裡面教人以反躬自問的方式,去除自我的想法,以及對他人的怨恨。
比如,當一個你喜歡的人背叛了你,做了對不起你的事,那你就要反問自己:「那是真的嗎?」「你肯定他不喜歡你嗎?」如果你肯定的話,就再問:「當你持有『他不喜歡你』的想法時,你會如何反應?」「沒有那個想法,你會是怎樣的人呢?」……
這樣反覆思考以後,你會了解:其實你的痛苦,多數是源於對「自我」的想法太執著了,而這些只是你的誤解或錯覺,並不真實。認識到這一點,你就會理解並接納對方了。
所以,「我」始終是問題的關鍵。不論小事大事,小到家庭內部的爭吵,大到國家與國家的戰爭,全都是在對「我」以及「我所」的認同之上,為了維護這個「我」而導致的。有這麼一種既有趣也有理的說法:在「我」這個字形中藏着一把兵器——「戈」,有了這把「戈」,既「戈」了別人,又「戈」了自己。因此,只要太過分地執著於「我」,家庭不會快樂融洽,社會不會安寧和諧,乃至整個世界也不會有真正的和平。
然而,如果你想去除這個「我」,那麼最好從「讓」字開始,因為你要知道,別人對「我」的認同,和我們是一樣的。
古人說:「君子量大,小人氣大。」量大不大、氣大不大,問題還是在「我」上面。有了「我」,一點點小的觸犯就接受不了,反唇相譏,甚至大發脾氣。現在有些人一發脾氣就摔盤子——這個我們藏地沒有,是不是電視上學來的,反正一吵架就摔東西。但這有什麼用呢?根本沒有用!這時候你要調的是心,你能試着理解對方,讓一讓,也就沒氣了,痛苦也就消失了。
其實,你靜下心來想一想,可能事情真的沒有那麼大,只不過我們的心太窄了,容不下。日本的夢窗禪師說:「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如果你的眼裡有了一點點塵埃,三界也會變得狹窄;而如果你的心裡沒什麼掛礙,睡在一張小床上,世界也是無比的寬廣。
當然,這是一種境界,不過境界也是培養出來的。如果我們經常觀察這個「我」的虛假性,經常思維空性的道理,你會慢慢體會到,我們的確是很渺小的,和廣闊的宇宙相比,我們還不如一棵小草。這麼微不足道,你發再大的脾氣,能傷到誰呢?只能傷到我們自己。
所以,還是要接受佛法的教育。有了佛法的教育以後,特別是有了些修養功夫,當你再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即使心裡有點不舒服,臉色也有點變化,但你只要把平時學的竅訣用上,冷靜地反觀一下,事情也就不大了。
何必在一些小事上過不去呢?宋朝無門禪師[8]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對一個了無掛礙的人來說,人間處處充滿了美好景緻。不是嗎?
當然,即使你看不到這些,還是有屬於你自己的路,何必要鑽牛角尖呢?又有什麼必要走上絕路呢?
一落榜就自殺,太不明智了!人生的路有很多啊,不是就這麼一條。如果就這麼一條,走不過去,也只有一死了。但實際上,這比十字路口要多得多,你這邊走不通,可以走那邊;那邊走不通,換個方向再試試。走不通,其實也不說明別的,只是你的因緣還不具足而已,但出路總歸是有的,何必去死呢?
感情上的事也是一樣的。我去過一些大學,也了解很多大學生在這件事上苦惱。苦惱歸苦惱,但你要為了一個人自殺,就不值得了!你喜歡他,他不喜歡你,你的世界變暗了,這個我理解。但黑暗終歸會過去的,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像你眼裡所看到的,只有他一個人——他不喜歡你,其他的人也都死了,不是這樣的。
世間上的人很多,世間上的路也很多,不管是誰,也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事情,如果心能稍稍放寬一點,稍稍放下一點我執,煩惱和痛苦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而在放下我執的修法上,除了上面講的這些,要了解「我」的虛假性、要明白執著「我」唯有痛苦、要想得開放得下之外,我認為最好不過的,就是學習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小乘注重的是自我解脫,通過證得無我,從而遠離一切煩惱和痛苦,這種理念和修行,在如今的緬甸、斯里蘭卡等國家,是非常興盛的。大乘佛教雖然也要求對治這個「我」,要求放下對自我的執著,但它首先要求一個修行人的是:你應該把其他生命作為關注的重點,然後在利他心的推動下,進行你的一切修行。
當這一利他的理念被再再強化以後,自利的心就淡化了;而自利心越淡,利他的心及行為也會越來越明顯……就這樣,在增上利他與弱化自我認同的過程中,自身的煩惱和痛苦就日趨減少了。
這是真正的秘訣!你把自己放下了,唯一想着別人,可能起初稍微難一點,但串習久了以後,你會感覺到,這種恆時為別人着想的狀態,實在是最快樂、最放鬆的心境。你們也試試看,當你在生活中感覺苦惱的時候,把視線從自己的那點兒事上移開,盡心儘力、力所能及地為別人做點什麼,這個時候你再看看,「我」的感覺是不是變小了?痛苦、煩惱是不是減少了?
李連杰在年紀輕輕就已經身家過億了,那時他一直在追求怎麼享受、怎麼更成功,想的也都是自己。但後來他學了佛,開始作起了慈善,當他誠心誠意用大乘理念利益他人、回饋社會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從前為自我而努力的一切,並沒有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快樂,而利他卻可以。
王菲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有唇疾,她為此非常苦惱,不知道該如何在世人面前展現她的孩子,並為此糾結了很長時間。後來她受了佛教的啟發,推己及人地想到:我自己孩子的痛苦,去國外做個手術就去除了;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孩子有着同樣的痛苦,很多母親在為自己的孩子難過,得不到治療的話,一生就只有伴隨着這種命運了。
於是她創立了嫣然天使基金,饒益世人。在做慈善的過程中,也讓她明白了:執著「我」是徒然的,越執著越痛苦;而一心利他,天地卻比以前寬廣多了。
五、用教育成就無私心地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一個開闊的人生,就一定要培養無私的心地,培養德行。
而要培養德行,學生時代是最重要的。這個時候若不培養慈悲和智慧,不樹立信仰,只是學着如何賺錢、找工作,這樣的人,對社會有利無利,很難說;對家庭有利無利,很難說;甚至對自己有利無利,也很難說。
而且,一個人能有多少財富,主要看福報。有的人再怎麼精勤,如果沒有前世的福報,也擁有不了很多;而有的人,即使他不太勤勉於這些,也會富足。因此,教育應該重在培養德行。其實人活着的意義,不是看你有多少財富和地位,而是看你是否能利益他人;再開闊一點說,就是看你是否能利益一切的眾生,而且是生生世世。
關注生命的生生世世,這才是佛教的理念。佛教認為,你在學習中所積累的智慧,不僅是這一輩子可以享用,下一輩子乃至生生世世都可以。這樣的教育理念——對於漫長的生命進行培養,在世間的教育中有嗎?肯定沒有,這一點各位是清楚的。
而佛教利他的範圍,也不僅僅是人類,還涉及到天下所有的生命,對這一切的生命,都要用慈悲心來愛護。怎麼愛護呢?沒有快樂的生命,給他快樂;感受痛苦的生命,遣除他的痛苦。
可能有人認為:「對人類我可以愛護、幫助,但對動物何必要愛護呢?應該享用它們。」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持這種觀念的人,應該從生命的意義、權益等側面,作些反省和觀察。我們每個人都受過教育,但在你所受的教育中,有些是正確的,有些是錯誤的。人一旦接受了錯誤觀念,就很難改了,雖然是從正規教育中得來的,但這樣的教育對自他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因此,即使是習以為常的認識,也有反省的必要,用更高的理念來反省!
對一個學生而言,在學校裡的時候,很多學生的思想還算純潔,可一進入社會,就難免不受到染污了。杜甫說:「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當前的教育和社會狀況,不正是這樣嗎?
以前有很多大學生跟我說:「我畢業以後,一定要幫助別人,除了養家糊口的工作以外,我要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回饋社會……」但事實證明,多數人只是喊喊口號而已,畢業不到一兩年,就被世間的濁水染渾了。就像黃河源頭的水本來是清的,可是一路流淌下來,漸漸被兩邊的黃土染黃,當初的「清澈」再也看不到了。
因此,我常跟大學生們說:「你先不着急這麼說,工作上幾年、十幾年以後,再看看還有沒有這顆純潔的心?」那時候,也許很多人已經學會了貪污,學會了弄虛作假,學會了殺盜淫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些不正當的行為,你都學會了;甚至,你周圍的人都認為,老老實實、清凈本分是無能,而你也覺得幹壞事才有面子……就這樣,很自然地,你也成了一個壞人。
當然,如果一分為二地看,社會中向善的引導還是有的,只不過太少了。你們以後也可以看,讓你在思想、行為上學好,讓你孝順父母,讓你對社會負責,讓你關愛生命,關愛一切人以及動物的教育,有多少?寥寥無幾。
結語
總的來說,教育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作為大學生,在完成學校教育以後,還需要接受社會教育。人一旦離開教育,就像樹離開水分一樣,一定會幹枯的。因此,佛教徒認為:活到老,就學到老、修到老。其實大學生也一樣,離開校園,並不意味着知識已經學盡,不用再學了,遠遠不是這樣。
當你離開校園,也就進入了社會,這時還有很多有價值的學問要學,比如佛教或其他宗教乃至世間各種有益的學問。這些一定要學,因為它對你的生命有意義,而且能讓你獲得真正的快樂。如果不學,思想就停滯了,沒有新的思想,單憑學校的知識展開不了什麼事業;即使能展開一點,沒有厚實的積澱,也不會有大的作為。
因此,一定要多學。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既然人人都有一個廣闊的胸懷,為什麼不廣泛接受一些學問呢?
當然,其中最主要的,應該是利他的學問,應該是有益於社會的學問。只要你不斷地學、不斷地實踐這些,你的人生一定會燦爛,一定會發出有利於自他的光芒。
否則,一離開學校就停止學習,忙家庭、忙工作,與有益的知識完全脫離,不知不覺中,言行舉止也不如法了,又虛偽又狡詐,這對一個知識分子而言,是很悲哀的。
因此,在離開世間之前,都應該不斷學習。藏傳佛教有一位偉大的學者——頂果欽哲法王,我去印度時曾經拜見過他。他對知識的渴求讓人佩服,傳記中說:法王七十多歲時,依然每天翻閱幾頁《大圓滿前行》,直至圓寂為止。這樣的精神,誰不景仰呢?
我們知道,學校是知識分子的群體。是知識分子,就應該重視知識,一旦知識分子談論的全是金錢,全是世間無聊的話題,那這個學校、這個群體,就只剩下形象了。就像我在寺院裡常講的:寺院是佛教知識分子的群體,如果這一群體不重視佛教的研究和修學,即使寺院的建築再金碧輝煌,也只是個外殼而已,因為在它的裡面,不存在佛法這一核心。
因此,一個老師的心裡應該裝着知識,不應該全是金錢、地位和競爭;一個學生的心裡也應該裝着知識,不應該全是亂七八糟、無意義的事,而且,這些知識也應該為利他心所攝持。如果老師沒有利他心,學生也沒有利他心,人類的方向又在哪裡呢?是不是很悲哀、很可怕?
可見,有知識的人,在有知識的同時,還一定要有利他心。當然,作為一個凡夫人,都會有自我的維護和執著,不可能沒有,但這種執著不能太大了。白天想着自己,夢裡也維護自己,從來不為別人着想,不為社會着想,這樣的人,他的生存空間不會廣闊;而對他人而言,他的存在,也不一定有價值。
什麼樣的人有價值呢?利他的人有價值。利他的精神讓人感動,而我最感動的,就是大乘佛教中的無私利他——沒有任何條件地利益一切生命,這才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
一般人利他是有條件的,我幫助你,同時也希望你回饋,相互之間像是一種交易。可大乘佛教不是這樣,它的利他不談任何條件,只要眾生有苦有難,就全力以赴地去幫助、去給予。這才是純粹的無私和高尚!對我們一般人來講,也許這有些望塵莫及,但的確是讓人景仰。
如果這種理念能在學校、社會團體中推廣,利益是可以想見的。因此我認為,知識分子在具有知識的同時,更要有利他的精神,要有對社會、對人類負責的意識。
總之,「心底無私天地寬」,只要你心底無私,生命就有了不同的意義。因為你的心清凈,周圍的一切也顯得格外美麗;因為你滿懷慈悲,也就會為身邊乃至世間所有的人帶來光明!
[1] 我所:是指為我所有、我所屬的觀念。
[2] 薩迦耶見:執著五蘊假和合之體,思為有真實之我,起我、我所見。
[3]《入行論》云:「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咸由自利成。」
[4]《入中論》云:「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如水車轉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
[5] 史稱涼州。
[6] 薩迦派五祖之第四祖。
[7]在「《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上,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講:「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8] 黃龍慧開世稱為無門禪師。